一起因百余户村民集体上访引发的民事纠纷日前在澄城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法官的耐心说服,多方调解下,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和解协议,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矛盾冲突。能动司法,一心为民的执法理念在诉前调解和速裁机制中得到充分发挥。
今年三月,权红军与澄城县安里乡某村委签订了一份炉灰出让协议,协议约定将该村二组、三组澄合矿务局矸石电厂废弃物炉灰由权红军处置,权红军先行付给村委会出让费153000元。协议签订后,权红军在外运炉灰中遭到了村民集体阻拦,并发生肢体冲突,因此一位村民住院治疗。由于协议为原村委会所签订,村民以未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和低于他人价款为由,多次上访省、市、县有关部门,并在党代会期间集体信访,同时向法院提交了民事诉状。
10月17日,针对该纠纷涉及村委及百余名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引发上访,澄城法院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启动诉前调解机制,一方面做群众工作,平息事态;一方面调查案情,做调解工作。办案法官孙李仓、杨兴杰不顾疲劳,先后十余次面见镇政府领导,会见群众代表,到现场亲自查看,苦口婆心做当事人的工作。在进一步掌握了案情,取得双方信任后,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方劝解群众换位思考,尽可能以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基于维护承包方的合法权益和保护弱势群体,主管民事的副院长和办案法官前后奔波,面对面协商,背靠背调解,一直忙到深夜还不下班,终于在双方的互谅互让下,10月28日达成和解协议:权红军给付灰场开发费20万元(已全部到位);村民停止对灰场开发的阻拦。在澄城法院法官的努力下,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化解了长达七个月的纠纷,法官的辛苦工作换来了镇、村两级干部群众的一致欢迎,收到满意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