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将正义之剑高高举起,披荆斩棘?是谁,将执法为民的绚丽篇章默默书写?他就是人民法官。
析万物之理,而判天地之美,在审判岗位的历炼中,青年法官褪去了最初的浮躁与稚气,中年法官沉淀了知识的理性与内涵,老年法官成就了那份超然淡泊的岁月气质。大家都记得陈印田吧,这位全国模范法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荣誉、金钱、地位,我都无所求,我只想在审判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多干几年”一句最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千千万万法官的心声。这些人也许一直到退休,也只是一名最普通的法官。没有显赫的职位,也没有耀眼的名望,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也没有催人泪下的事迹。在兢兢业业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默默无闻中见证着共和国法制的风雨。谁能忘记发展路上曾经的坎坷,他们却从这条路上,一直微笑着走来。岁月染白了双鬓,皱纹爬上了眼角,他们在审判岗位上撑起了一片公平与正义的湛湛蓝天。
我是一名执行法官,回顾自己办理的案件,都是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事,但就在这平凡和普通中,总有一些感动挥之不去。一天上午刚上班,一位老人颤微微的走进办公室,问我:“你是杜法官吗?”我说是。只见老人普通一下跪在我面前,说:“杜法官,你一定要替我做主呀”。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老人扶起来。通过交谈,我才知道,这是我手中才转来的一件赡养案件,老太太老伴去世的早,她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拉扯大,现在老人反倒成了累赘,没人愿意赡养。看着老人衣衫褴褛,满头白发,尤其是那双泛着泪花,充满期望的眼神,我的心隐隐刺痛。谁没有母亲,谁不会老去。见到老人的两个儿子,开始他们怨声载道说老人怎么怎么不好,我就说:“不管老人再有不是,你们也要知道是谁一把屎一把尿的抚养成人!如果你们人的子孙以后也这样对你,你会怎样?”经过我和村干部反复的做工作,老人儿子的态度明显从敌意变为羞愧和内疚。案件有圆满的结局,看到老人久违的笑容,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欣慰。
在我的周围,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同事,有时为了一个标的只有几百元的案子,他们要顶风冒雨,踏着泥泞,十几次、几十次的到原、被告家中反复的做工作,有时为了办好一件案子,不被当事人理解,遭到漫骂和殴打,我们只能将委屈往肚子里咽。为了工作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年幼的孩子和病床上的父母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却不能尽忠尽孝。为了工作,他们迎着朝霞,披着日暮,数十年如一日,有的积劳成疾,落下了一身的病痛,却一生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审判事业,这些不是偶然也不是巧合,这是我们心系人民疾苦,胸怀群众利益的必然体现。
作为一名年轻的法官,我知道选择法官之路,就注定没有勋章和绶带,只有平凡和普通,就注定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朴实和无华,但我永不后悔。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句问候是我的工作态度,“五个严禁,六个不准”是我的工作准则,“公正、廉洁、为民”是我遵奉的价值观。我坚信,忠诚铸就庄严的国徽,公正架起金色的天平,正义的法码只源于我们心中永恒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