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凌晨,因邻里双方打架造成一方轻伤害刑事案件,在澄城法院法官的耐心疏导和多方调解下,终于使一场矛盾十分激烈的纠纷画上圆满的句号,双方当事人及其亲属不胜感激。
两年前,同在一村居住的王姓村民王甲和王乙(均为化名)平和共处,因一件土地纠纷互不相让,直至大打出手,致使王乙轻伤,医疗费用花费3万余元。今年7月16日,澄城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将王甲起诉至法院,同时被害人王乙的向法庭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诉讼。由于双方积怨和误会已深,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有势不两立之势。
办案法官把维护邻里和谐作为切入点,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多次调查和调解,因为双方积怨已久,矛盾激烈,调解一直没有重大进展。眼看庭审日期的步步逼近,办案法官刘长生在一次次的调解失败后始终坚持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找调解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直到庭审的前一天7月22日,星期日还在办公室加班的法官刘长生没有放弃最后一次机会,联系双方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面对面坐下来一起商量,一方面,他努力做好被告人及其亲属工作,使其积极筹措赔偿款;另一方面,也通过分析纠纷起因、演变过程、和划清责任等多个方面对受害人及其家属进行劝解。在7月23日的法庭上,双方虽然直到最后的民事调解阶段依然没能达成共识,但是却在法庭调解中,看到双方至少还是保持愿意调解的态度。为了这一线希望,刘长生又再次来到了案发地,邀请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和自己一道主持调解,最终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和通俗易懂的法律宣传下,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被告人的真诚道歉也获得了受害人的谅解,双方当场签下了民事赔偿协议。当身体疲惫却心里轻松的法官拿着卷宗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已是次日凌晨1点钟,想到两家矛盾的化解,他心里想“两个夜晚换来两家和谐,值了……”
在这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中,澄城县法院刑事审判庭的法官调判结合,情法并用,平息了矛盾纠纷,促使了乡邻和谐,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是政法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