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法院“六条措施”狠抓审判管理工作
作者:成俊盈 发布时间:2012-08-02 10:20:42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近年来,澄城法院紧扣“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不断改进审判管理方式,实现审判质量、效率双提升。一是科学定位,构筑审管体系。在院党组的高度重视下,2010年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设主任1名,增配了3名工作人员,承担全院案件质量管理职能。审管办以评查、通报、考核等形式行使职权,不干涉法官具体案件的审判,形成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权力运作机制。形成了院党组领导下,以审委会为决策层、以审管办为管理中心、以各业务庭庭长审判管理为支撑点,全体法官积极参与,逐级负责的审判管理体系。二是突出重点,评查案件质量。3月份以来,奋战100天,加班加点,抽调10名业务骨干组成评查组,对全院2011年审、执结的328起案件进行了“三轮”评查。在这次活动中,制定了评查工作方案,明确了评查方法步骤,落实了办案法官、庭长、分管院长评查责任,提出了大会剖析、引咎辞职、调离审判岗位等严厉的工作措施,召开了一次全院干警动员会、两次排名通报会、三次整改落实会、四次党组成员进驻庭室分析会,案件整体质量明显好于往年。三是开展“双评”,施行动态管理。认真开展庭审观摩评比活动。由8名初任法官、7名副庭长在全院作了庭审观摩。通过庭审观摩活动,促使法官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科学驾驭庭审过程,准确把握争议焦点,切实提高庭审水平。其次,开展裁判文书评比活动。采取邀请教授专家讲课、优秀文书展评、老中青传帮带等形式,强化裁判文书质量管理,引导法官增强裁判文书说理的针对性、准确性、透彻性,坚决杜绝低级错误。四是大胆创新,提升审判效率。调整相应诉讼程序,在全市法院首家成立诉前调解中心;被确定为全国小额速裁程序试点法院,对5万元以下权利义务明确的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仅2.9天,自动履行率达90%。先后开展了“60天结案竞赛”、“信访案件大化解、审执积案大清理、新收案件大提高”等各项活动,在全院公开表彰奖励调解能手、结案标兵,有7名优秀法官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结案标兵”荣誉称号。五是阳光司法,扩大审判质效。先后提请任命23名人民陪审员,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至少有一名陪审员参加。建立了由3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组成的人民陪审团数据库,以直接参与案件庭审形式,对案件裁判提出书面意见,供合议庭在裁判时作为重要参考。举行了法院“公开日”活动,扩大了法院的外在影响力。举行大规模、大声势审判“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活动。六是锻造队伍,保障审管工作。组织法官干警到延安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参观学习,举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进一步增强了全院干警公正司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了“文明司法集体签名”活动,严格遵守 “五个严禁”、“六个不准”,先后被省、市、县三级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