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硕大浑圆,紧贴水面却从不随波逐流;荷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生性倔强,宁折不屈。然而,这些墨绿、浑圆、厚重的荷叶,多少年来默默地居于人们所说的“陪衬”地位。正因为有 荷花,她娇艳但不失清纯,雍容大度却不哗众取宠,清香中透着谦逊,柔弱里带着刚直;而了荷叶的陪衬,才有了荷花的美丽。荷叶她从不计较什么,不争名,不求利,总是默默的工作,荷叶的精神就象征着广大劳动人民的伟大精神。
荷花的精神就是:寄藕汲积泥之养 ,亭立于万绿水丛 。荷花之美有“四德”和“十善” ,其中“四德”之一的“净”德,就指其远离垢污而无染,犹如清净的大圆镜;“十善”之一的“离诸染污”,就是比喻荷花出于水而不为污泥所染也。荷花一直是高洁的象征,具有无尘垢污染,淡泊名利的君子气度。她常为人们立下了汗马功劳,却生活要求不高,能在污泥中生长,却一尘不染,洁白无霞。为表示清廉,人们常以荷花(即莲花中的青莲与“清廉”谐音)比喻为官清正,一尘不染。
荷花有着高尚的品质,她的出生地虽肮脏,可她却高雅素洁。她从不懂得争奇斗艳,她只懂得把自己做得更好。夏季的荷花,总是纷纷抬起头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使人们充分感受到夏季的清凉。荷花她之所以有令人敬佩的美丽高尚的品质,是因为她出污不染,无私奉献,拥有顽强生命力,好像似一个默默奉献的人。不仅如此,因为你还把美丽留给人间,把芳香留给大地,把自身献给人们净化环境。你出淤泥而不染,清清白白做一个专门利人,毫不利己高尚品德的人。你默默无闻的一生给人们留下了切切实实无私的奉献。值得我们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具有荷花一样的美好品质,他们默默奉献,一身正气,努力地工作着。正因如此,才有今天我们稳定和谐的社会。古人云:“人的高贵与否,不在于其权位、经济地位、阶级的高低,而在于其品德的高下。”这说明人的价值大小与其生活是否洁净息息相关。
为人之道需要有着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这犹如荷花的本质,注重精神追求和气节操守,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历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大千世界本是一个大染缸,除了追求高尚品格和情操外,还必须做到洁身自爱不断地加强个人修养,才能不被不良“环境”污染。现实社会中,有少数官员,在诸多诱惑下,耐不住寂寞,慢慢脱离荷花的品质,更有人惟利是图,贪污腐败,成为丑恶、奸诈、贪婪的人,与坏人同流合污,最后成了阶下囚。这些市侩之辈,无不是被当今社会环境“污染”所造就的。故千古名训:“官廉,乃民之表”,“官不廉,则众邪生”。我国古时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等等思想,都是要洁身。乾隆也曾云:“池中莲藕,攥红拳打谁?”
为什么荷花可以做到,品质使然。而我们不可以呢?虽然“人都有七情六欲,有七情六欲就必然有软肋,有软肋就有弱点,有弱点就可能被人利用”。特别是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更有“社会活动家”自以为生活丰富多彩,天天围着酒席、牌桌、茶楼、娱乐中心及卡拉OK转,在这样的多色环境中,人若具有荷花品格:“内敛而不事张扬,奉献而不求索取,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延续着自己的根本,执著着自己的追求。”并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酒精烧坏,就会明白人家凭什么要把你当爷伺候,那是因为有求于你。如果一个人缺乏良好的修养,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不具有高尚的品格,不能洁身自好,迷恋权势必生野心,野心一大就可能走向极端,使人迷失做人的方向,也很容易被大染缸中的异色所污染。
因此,只要我们严格地从自己做起,自觉维护我们生存的这片空间,不要像菜贩子那样恣意践踏无端摧残莲藕一般,去毁坏我们的生存环境。自觉地去加强法官个人的品德修养,坚决抵制金钱的诱惑、美色的诱惑、权力的诱惑。干净做人,干净做事,善交友,慎交友,远离酒肉朋友。做到送礼不要,请客不到。只有这样通过不断强化意识,才能让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观念在自己心中牢牢扎根。同时,还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逐步培养廉洁从政信念,并内化为党性和人格的修养,转化为自觉的廉政行为,让廉政行为成为人们的自觉需要,使廉洁成为全社会的生活准则。从而像仙子般的荷花一样,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圣洁,无私地释放着自己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