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诸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并非"无主地"。在19世纪末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1884年日本那霸居民古贺首次登上钓鱼岛采集羽毛和捕捞周围海产物。他随后提出开拓钓鱼岛的请愿还被冲绳县知事拒绝。
2004年4月23日,一日本皇民党成员驾车冲撞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大门,以表达其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强烈情绪。
为找到钓鱼岛归属的历史依据,中国发现“钓鱼岛”三字在历史文献中出现已有500多年,日本也找出福冈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并登上钓鱼岛的记录。——尽管将钓鱼岛赐给盛宣怀采药的“慈禧手谕”,事实上是冒充盛宣怀后人的骗子徐逸所为,但以井上清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历史学家一直认为,太多历史资料证明,钓鱼岛的确是中国领土,且此事实在甲午战争前为日本官方所承认。
尽管有证据表明日本很早就动过钓鱼岛的主意,但它在甲午战争获得台湾并顺手将钓鱼岛各岛礁一一重新命名后,这它们就逐渐被遗忘了。大部分地图或未标注该群岛或依旧使用中国的命名。甚至,二战结束到1960年代,日本官方和民间出版的《日本地理》,《日本地图》,《冲绳诸岛图》,《西南诸岛图》,《宫古八重山图》,都放弃绘入钓鱼诸屿。
同期的中国,因该群岛被日本占据,地图多将之改称为尖阁列岛或遗漏,日本投降后受战前资料影响,建国初期出版的部分地图也有这样的问题。这种将钓鱼岛标记为“尖阁诸岛”并划给日本的错误地图,甚至1974年仍然存在。
钓鱼岛从盲点变成热点的转折始于60年代末,当东海大陆架及钓鱼列屿海域被发现蕴藏大量石油的“埃默里报告”发表后,日本的地图开始变了,前述各种地图均被要求加入“尖阁诸岛”。而且,对这一美军占领的小岛兴致索然的日本,突然调查活动异忽寻常地热心起来。
因为钓鱼岛等岛屿的主权归属将直接影响东海海洋权益,如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最重要的是附近海域石油矿藏蕴藏量达30-70亿吨。这一由5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和3个小礁组成的小群岛立时变得重要起来。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东部边缘,位置约在台湾东北120海里,西距中国大陆和东距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如日本占有钓鱼岛,日本将大大增加专属经济区的管辖范围。以钓鱼岛为基础,日本可与中国分划东海大陆架,多约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进而攫取东中国海油气资源的一半。
而1971年6月17日,在尼克松访华前,美国在签署的归还冲绳的《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定》中,宣布钓鱼岛属于日本领土范围,这一将非法占据的中国领土顺手送给日本的做法立刻引起了全世界华人的强烈反对。钓鱼岛从此成为热点。
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上取得对中国的优势,有其历史必然性。
首先就是其海权意识的极端敏感和强烈。尽管日本人对钓鱼岛的知晓和了解远晚于中国,但日本对钓鱼岛的关注,一开始就因明治维新的成功而带上了鲜明的西方色彩。1884年,古贺辰四郎“发现”并登上钓鱼岛就是一例,尽管此前记载钓鱼岛的中国文献汗牛充栋,但却没有任何有人登岛并探察该岛的文字记录。而近现代以来,太多土著生活多年之地被西方人“发现”的例子说明,这种迟到的“发现”实际是多么的有效。而从今天的国际法惯例中的“时效取得”的一项基本原则来看——“连续地、不受干扰地”行使国家权力来看,中国缺少的是行动而非历史。所以,日本认为,中国最早知道钓鱼岛的存在,且当时中国与琉求王国均默认钓鱼岛在传统边界线中国一侧,但却无有效证明其为中国领土的证据,称钓鱼岛是无主岛礁。
其次,是二战结束后中国迅速爆发内战并最终形成海峡两岸的对峙,使双方均无暇顾及当从日本那里收回本该索回的岛礁。这给日本顺利获取在钓鱼岛争端中的优势地位以可乘之机。
最后,一个最直接的因素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冲绳,将钓鱼岛当作冲绳之一部分一并占领,钓鱼岛曾作为驻冲绳美空军的靶场,日本之获取钓鱼岛的控制权,在美国直接将钓鱼岛交给日本,当发生中日争端时,美国却又巧妙地置身事外。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地大物博,但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我这里所说的落后包括物质的落后、精神的落后。 物质的落后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弥补,但是精神的落后很难改变。我们是否真正理解物竞天择的含义。龙的传人是否有些遥遥无期,现实是我们缺少狼的精神,如狼的血性、狡诈以及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