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取消信访排名,变截访为接访
作者:杨晓黎  发布时间:2013-05-21 15:47:11 打印 字号: | |
  自今年3月至今,国家信访局取消关于各省(市、区)“非正常上访”人次数的排名表。与此同时,有部分地方政府开始取消了以信访人数排名来考核官员政绩的做法。

  实施信访排名制度的初衷是,强调基层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而不推诿上交,但好经被一些官员的歪嘴念走了样,他们把信访排名视为对政绩的一种压力,把正常的信访也当成了洪水猛兽,因而不惜采取截访手段,侵害了上访者的合法权益,激化了矛盾与冲突,损伤了当地政府的公信力,还劳民伤财。

  信访排名制度在近年来的实践中暴露出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取消或完善这一制度势在必行。其实,信访排名也不完全说明问题。信访排名靠前或靠后,并不意味着那个地方的矛盾化解工作就一定好,说不定就存在着捂和盖的问题。设立信访制度的目的在于化解矛盾,能在当地化解就在当地化解,化解不了的该信访就信访。不必拘泥于信访的数量,也不必对基层施加信访排名的压力。

  在法治社会,正常的信访是公民寻求救济的合法权利与途径,而截访恰恰是不正当的。事实上,除了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上访者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因为他们的利益诉求得不到解决才要上访。可见,取消信访排名,是一种纠偏,是法治社会的进步,也把基层官员从信访排名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近日,中纪委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各级纪委监察机关要坚决杜绝一切“拦卡堵截”上访群众的做法。

  当然,取消了信访排名,地方官员对化解矛盾是否就不感冒了?他们是否对当地民众的疾苦麻木了?这又可能成为我们的新忧虑,这无疑是取消信访排名后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日前,中纪委信访室正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兼副主任张少龙表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杜绝一切“拦卡堵截”上访群众的错误做法,严禁到来访接待场所和公共场所拦截正常上访群众。再联系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纠正截访、保障访民正当权益”,以及前不久国务院强调“提高信访事项办结率,妥善化解信访积案,深入推进以市县为重点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足以看出,截访越来越不得人心,必须立即停止。取信信访排名传递了积极信号,变截访为接访、下访,真正维护上访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杨晓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