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学校要求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法律系的学生,我有幸来到澄城县人民法院实习,按照澄城法院安排,我被安排到澄城法院矿区法庭开始我的实习生活。在矿区法庭的时间里,获得了一些初浅的体会。在这里,我接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负责带我的老师们都很耐心的指导我,精心地为我答疑解惑,让我学到了一些是实实在在的本领。
在矿区法庭,我首先了解了澄城法院矿区法庭所办理案件的类型。矿区法庭担负着矿区民商事、劳动争议以及城关镇所有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面对多样化的案件类型,说实在的,当时心里特别开心,认为自己可以接触到很多案件。其次从案件数量与人员比例来说,矿区法庭三个审判员一个书记员,半年时间里已经审理案件百多件,存在案多人少的问题,但是翻阅今年审理的所有案卷,从送达诉状副本到装订成册案卷,从纸质案卷到电子案卷,其中包含了法官无数的汗水,但矿区法庭的结案率却高达百分之九十!这就可想而知,他们付出的努力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多。在庭前调解和审理过程中,我发现现在的当事人大多都特别难说话,我甚至见过有个被告在法官调解过程中向法官发出各种诘难,当时我心里就在想,法官为这事不仅劳神劳力,还要受被告的气,真是不值,在我以为他会放弃调解的时候,他却依然在坚持,以自己法律人的思维和素养最终说服了原、被告。
我实习期间正赶40°以上高温天气,法官们不畏炎热,经常冒着酷暑下乡去给当事人送达诉状副本,我记得一中午我和法官们去了三家,有一个案子的当事人电话无法打通,我们就一个村一个村的找,挨家挨户的问,天气那么热,我真想劝两位法官算了,但是看到他们执意的眼神,我话到口边硬生生的咽了下去,等找到的时候,看到两位法官已经汗流浃背,看得出被告感觉特别惊讶,我又热又累,心想找一个人找了这么长时间,应该休息下了吧,但是,两位法官连口水都没有喝,就拿出谈话笔录开始了解情况。等到送完最后一个诉状副本,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我坐在车上,感概万千。曾经我认为,法官的工作是神圣的,只是坐在审判庭审判,宣判,那些也只是我所认为的“只是…”,他们那一锤定音要经过多少程序,要找多少次当事人,要做多少谈话笔录,要进行多少次调解……最后,才会有了那所有人听到的神圣的法槌之音。
基层案子大部分是婚姻家庭和民间借贷纠纷案子居多,我有幸参加调解了一起健康权纠纷的案子。时间是2014年3月10日,原告侯某因邻里纠纷被被告王某打伤,王某因此被派出所拘留了一星期,侯某也因轻微脑震荡住进了医院。侯某出院后经派出所多次调解无望,将王某告上法庭,要求王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住院伙补、衣服折价款等费用共计6000元,王某认为自己打侯某是事实,但是没有伤及头部,因轻微脑震荡住进医院的费用再加之自己也被拘留了那么长时间,所以不愿意承担那些费用。法官去了好几次两个当事人家里及社区了解情况,最终说服他们同意调解此事。在调解室,矛盾又一次激化,侯某要求赔偿脑震荡住院费用,王某坚持辩称自己没有伤及侯某头部,不愿意承担此费用,“要么判刑,我坐牢都行,要么做司法鉴定,反正现在我不会承担脑震荡的费用。”此时,王某情绪非常激动。我当时想,这下完了,这个案子肯定是没法调解了,矛盾那么大。就在这时,王法官翻出了从派出所及医院的调查笔录,在大量事实面前王某终于道出了事实真相,承认了其殴打侯某的头部的事实。见其有所松口,然后王法官借此契机就给王某说,你们现在住在一个院子,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要把事情闹的那么僵。经过多次背对背调解,双方逐渐平息了情绪,王某愿意给付医疗费,侯某也自愿放弃其它诉讼请求,最终以4300元的补偿款做到了案结事了。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看着他们有条不紊的处理各种复杂的案子,他们深厚的法学底蕴,丰富的法律知识,广泛的社会经验、高超的办案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都让我为之敬佩,无论是什么问题,他们都能都耐心的负责到底。基本上来说,矿区法庭处理的案件,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法官们处理的每个案件,都是慎重万分的,他们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利益要求,权衡利弊,以求达到案结事了人和。
毋庸置疑,赵智斌庭长和王志升法官的职业操守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是法院的骄傲,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社会经验,处理案子得心应手,调解结案率高达80%以上,他们对待工作的热情令我震撼!
实习的过程,是从对法律现象的认识到对法院本质认识的过程,是法律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过程,是对我的法律梦想的一个确认过程。在澄城法院的实习过程,让我学会了用心去聆听神圣的法槌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