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9日,在返京途中,习近平总书记走下列车,来到陕西汉中市考察,在参观汉中市博物馆时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发挥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广大干部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了信心,为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司法之力守护沉睡地下的文物,8月15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澄城县人民法院与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王庄镇人民政府共同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良周秦汉宫殿遗址设立文物司法保护基地。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徐红卫、县政协副主席程莉受邀共同为保护基地揭牌,揭牌仪式由澄城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峥嵘主持,县人大、渭南市生态环境局澄城分局、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等有关单位领导干部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计60余人参加活动。
良周秦汉宫殿遗址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澄城县王庄镇良周村。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文物密集区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4米。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秦汉时期的砖和瓦当,其中壁纹空心砖属二级珍贵文物,“宫”字瓦当、“与天无极”瓦当、“千秋万岁”瓦当等属三级珍贵文物。在良周秦汉宫殿遗址周边文物众多,有刘家洼遗址、魏长城遗址、汉武帝庙、良周渭南考古基地、良周烈士陵园,区域内发掘墓葬130座,已出土青铜器、车马器、金玉器及漆木器等各类文物14000余件(组),其中的金石礼乐器尤为珍贵。刘家洼遗址被评为2018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六大新发现。
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徐红卫指出,近年来,全市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将文物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促进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此次在秦汉宫殿遗址为文物司法保护基地揭牌,是我市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在环资领域作出的特色举措,推动了全市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希望澄城法院以此次文物司法保护基地的设立为契机,继续牢固树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健全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的密切衔接,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苏宏盛表示,文物是国家和民族珍贵的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澄城法院将以此次文物司法保护基地的设立为契机,把加强文物遗产保护作为忠诚担当、履职尽责的重要方面,主动对接、积极联动相关部门,着力法彰文化、法护文物、法润文脉,进一步构造文物司法保护网。同时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司法职能作用,严厉打击破坏文物行为,以案说法,加强法治教育,在县域文物资源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的司法担当。
揭牌仪式后,参加仪式的人员共同在“守护古徵文物 传承灿烂文明”宣言横幅上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