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做实为人民司法 以能动司法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
  发布时间:2024-03-10 12:01:09 打印 字号: | |

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盖  峰)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指出,人民法院审结涉教育、就业、养老、食品安全等民生案件539.1万件,同比增长14.2%。

报告指出,最高法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典型案例,明确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规则,兼顾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不同利益,引导互谅互让,携手解决老年人、残疾人上下楼难题。

家暴不是“家务事”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盖  峰)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指出,人民法院审结婚姻家事案件217万件,同比增长19.5%。最高法发布2批反家暴典型案例,对以“爱”之名家暴未成年人、离异后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予以司法规制。

报告指出,人民法院发出各类人身安全保护令5695份,同比增长41.5%。

为网暴受害者撑腰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盖  峰)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说,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

报告指出,针对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最高法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司法政策,严惩网暴恶意发起者、组织者及屡教不改者。

报告指出,人民法院审结网络诽谤公诉案件32件,判决有罪人数85人,同比分别增长10.3%、102.4%。

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盖  峰)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指出,人民法院全方位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审结案件4.1万件6.1万人。

报告指出,人民法院对情节轻微并有悔罪表现的依法适用缓刑7690人,同比增长63.8%,持续做好回访帮教,落实犯罪记录封存。3.7万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走进课堂播下法治种子,融司法保护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和政府保护。

执行到位金额2.26万亿元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盖  峰)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指出,人民法院执结案件976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13.1%,初次执行结案平均用时67.9天,同比缩短7%。

报告指出,针对久执不结案件,力推异地法院交叉执行。去年10月以来,异地交叉执行案件10767件,取得实质进展4203件,执行到位金额206.7亿元。

再审改判无罪87件122人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盖  峰)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指出,人民法院坚持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疑罪从无,对465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39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同比分别增长31.4%、22.4%。实事求是、依法纠正冤错案件,再审改判无罪87件122人,同比增加21件42人。向涉诉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8.4亿元。

审结涉港澳台案件2.5万件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盖  峰)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指出,人民法院强化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保障。审结涉港澳台案件2.5万件,同比下降5.8%;办理涉港澳台司法协助互助案件9265件,同比增长17.3%;审结涉侨案件7279件,同比下降62.9%。

报告指出,292名港澳台青年学生在人民法院交流学习,深度了解国家法治建设与发展。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杨瑞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