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接受人大监督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盖 峰)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指出,人民法院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视察法院、参加有关会议、旁听庭审等5270人次;邀请专业领域代表共同开展诉源治理等调研,成果务实转化为“抓前端、治未病”、促推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司法政策、司法建议等。
报告指出,人民法院认真办理代表建议335件、代表审议意见2778条、日常建议286件,充分采纳代表意见,努力改进工作,做深做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自觉接受民主监督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盖 峰)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指出,主动向全国政协通报法院工作,办理政协提案153件,走访、接待全国政协委员318人次,认真研究采纳各项意见建议。
报告指出,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沟通,多方听取意见,共商服务发展良策。与全国工商联等举办第五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合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
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盖 峰)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指出,全国法院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1.5万次,同比增长12.6%。公正审理抗诉案件1.1万件,依法改判4598件,同比分别增长1.2%、21.3%。
报告指出,最高法认真办理检察建议,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意见,规范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案件办理,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盖 峰)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指出,人民法院聘任不同行业、领域特约监督员149名,认真听取主要为专家学者的特邀咨询员意见建议,努力把接受监督做深做实。
报告指出,最高法通过新闻媒体加强与社会公众互动,召开发布会28场,会同媒体深度解析“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讲好新时代中国司法故事,共促法治中国建设。